劉靖陽(65屆校友)
「行動吧,在行動的過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動的結果,此外什麼都不是。」
——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Jean-Paul Sartre
2022年夏天,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我在線上教師研習遇到了以往的恩師黃大展老師。大展老師依然像過往一樣的幽默風趣,關心我近況之餘,也和我提起了他正在著手編撰竹中百年校慶特刊,問我能否寫一篇自己在竹中的回憶。老師提出的當下,心中除了佩服老師多年來始終如一專注在竹中歷史記憶的保存與傳承外,更多的是惶恐,除了自己並非多麼傑出外,更多的是對自身高中記憶的懊悔,懊悔那時因不成熟而頂撞或傷害的師長與朋友、懊悔那時的錯過與過錯。
我是一個來自苗栗的鄉下小孩,猶記得剛考上竹中的我,心中可謂是充滿了滿滿的期待,期待能在竹中這個寶庫之中,建立屬於自己的高中生活。剛進到高一的班上,就被與國中截然不同的自由風氣震懾住了,不僅老師們學問高深(課很多我都聽不懂,是學生我太駑鈍)、同學們更是各個臥虎藏龍。事實上,關於高一大部分的回憶我都有些模糊了,只記得當時的我仍然在探索階段,愛唱歌的我加入了合唱團,也因為家中的期待,我嘗試克服自己對數理的排斥,希望進入自然組,當一個稱職的長孫長男。然而,一切在遇到隔壁班那個行事極度不羈的爆炸頭梁同學後,發生了轉變。
說真的,從小活在家族期待下乖乖牌的我,第一次遇到頂著一顆爆炸頭的梁同學,只覺得他整個人都很酷炫。在知道我是苗栗人後,他跟我說了一堆當時我聽不懂的名詞,甚麼「浮濫徵收」、「國家暴力」、「台灣農村陣線」之類的,並說要帶我去參加一個很會說笑話的歷史老師(沒錯,就是大展老師)辦的影展。其實說來慚愧,我已經忘記第一次去大展老師影展的內容是甚麼了,好像是談甚麼「資本主義的末日」,但不論如何,從那之後我就越來越常跟這個爆炸頭混在一起了,甚至最後在升高二時,還幫他揪團創立了一個其他同學都不知道我們在幹嘛的社團:「土地社」。
「土地社」到底在幹嘛呢?依照創社社長爆炸頭的構想,就是親近土地,親近的方法包括:下田種菜、在田埂上露營、搭便車環島、關注農工議題、去街頭抗議,其實就算是放在多年後的今天來看,上述的構想依然很前衛。而當初的我們,確實也活出了一個與一般高中生截然不同的青春。包括:跟著清大社會所的學長探討社會議題、直接坐上發財車跟他們去街頭抗議宣講、把友社帶到二重埔阿燈大哥那裏下田、在阿燈大哥放機器的廠房裡一起偷喝酒,甚至跑到彰化嘉義和台灣西部其他高中的異議性、文化性社團交流,那真的是個與眾不同、永生難忘的青春時代,更是我日後踏上教職、寫碩論、發展公共議題論辯課程的啟蒙。
<圖一>土地社與竹南高中友社參與反媒體壟斷運動宣講
然而,日後有段時間,我卻很少跟人說起這段記憶,或許是因為自己的不成熟,讓這段記憶有了許多遺憾和傷痕的緣故吧。其實土地社發展的比我們想像得快,其中包括許多師長、學長的協助。然而,當時急於想在高中做些事的我,也在這時膨脹,和爆炸頭出現了嚴重的路線之爭。其實當時的爭執,在現在看來,根本是可以透過有效溝通和平解決的。但可能當時我們都正青春、正血氣方剛,所以在爭論時參雜了許多不應該出現的話語,最後導致和爆炸頭全面性的撕破臉。而當時一心想急於想和友社建立異議性社團聯盟的我,最終也因為自己的驕傲與不成熟,而搞砸了許多事,甚至還頂撞了一路帶領我們的大展老師。
<圖二>土地社辦理華隆罷工講座竹中場
回想那段期間的自己,真像個自我中心的刺蝟,那樣的防衛性和攻擊性或許是源於對自身生命與未來的焦慮吧。其實在那件事之後的好幾年,我都不敢再回想當初這個記憶,直到在政大學餐中看到爆炸頭和女友在喜馬拉雅山遇難的新聞。當時的我,腦袋足足空白了好久,隨之浮現的是當時的回憶以及歉疚的情緒。雖然很遺憾,女友不幸過世,但不幸中仍有大幸,最後爆炸頭憑著傑出的野外求生能力,平安歸來了,我也開始慢慢有勇氣去統整反思自己的這段回憶。在統整的過程中,赫然發現,若沒有竹中土地社這段回憶中的熱血與踉蹌,我不會開始反思自己的驕傲與不成熟,不會開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也當然不可能做到如存在主義哲學家Sartre所說:「付出行動,去成為真正的自己」。
<圖三>前往彰中與西部高中異議性、文化性社團交流
現在的我,在台北某間高中擔任公民老師,像當年土地社師長帶我們做的一樣,我也時常帶領學生討論當代社會重要的公共議題、也進一步辦了相關的模擬辯論會、公投發表會。有時我也會在課堂中和學生提起我高中時代在土地社的熱血、荒唐與踉蹌、提起竹中學風的自由奔放、提起當時跑山、游泳的盛況。也或許就是因為有這樣迷惘過、跌倒過的青春,我才能對導師班上各樣高中生的青春煩惱感同身受吧。
我很幸運,除了有前面土地社的回憶外,更能在遍體麟傷之時,遇到我高二三社會組的導師:李瑋如老師。我到現在都忘不了瑋如老師的國文課,上的不僅僅是國文、更是生命,謝謝老師當時用文學帶著我療傷、反思,也謝謝老師我當時在大學選系時把我罵醒,讓我重新反思自己要甚麼。也謝謝高中至今不離不棄的好兄弟:宇塘和俊明,不嫌棄地陪我度過那段困頓迷惘的青春。
在竹中的回憶,真的有太多太多,確實不是有限的篇幅打得完的。謝謝竹中的師長、學長姐們,提供了自由奔放、五育並進、理工人文兼具的環境,讓像我這樣迷途的鄉下孩子,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盡情的嘗試、跌倒、追尋、行動。也願未來的學弟妹,也都能在竹中土地與學風的滋養下,活出理想的自己。竹中百年,祝福我親愛的母校,校運昌隆、生日快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