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鎰(第27屆校友)
【編按】1108百年校慶藝文美展(一)的「書法國畫開展」。有多位老師、校友學長提供作品展覽。除精彩作品外,「辛志平校長的墨寶」捐贈回竹中;還有辛志平校長家屬將珍藏多年的于右任和陳雪屏贈送的書法捐贈回母校,都是這一檔展覽的美好故事。後者辛校長的女兒辛竹英教授和媳婦黃素琴女士也一起來參與開幕和現場的導覽解說。
張永鎰學長,他不只擔任策展,還將珍藏四十餘年的辛校長墨寶捐贈回母校。應該也是這份墨寶,才跟張永鎰學長聯繫上,後來才逐漸發展出藝文美展等,從校長書法內容又追出了一段文字內容的意涵。他寫下了和辛校長的因緣,如他文章結語所說「因此次捐贈,仿佛半世紀前埋下的種子發了芽,牽動了此次百年校慶藝文展。」
============
經多次搬家,近半世紀校長贈的書法,始終是心中甜蜜的惦記,雖然因防蟲將作品打包,卻常緣好友展讀。
負笈竹中,當了兩年半學藝股長,參加多次書法,水彩寫生比賽,高二曾得全縣高中組國畫第二,高三得國文寫作第一,如願湊足逐年晉階的三張寫作獎狀,更回憶高二那年與辛校長的奇緣。
某日上學時,在竹女旁文國書局站牌前,無言望著眼前的滂沱,時間也一分一秒在一片白茫中飛逝,心中既焦急又感絕望下,耳邊響起一位婦女聲音:兩位是竹中學生嗎?那邊有便車…順著手勢,我們一箭步到出租車前,打開車門霎那,都不約驚了!那好端端坐在後座的不是校長嗎?
乖乖~!我們也不約而同,瞬間都擠到前座,就這樣,校長說話了:一位同學請到後座,安全起見,司機旁只能坐一位,另一同學很"倒楣"的到後座了,(哈~~其實他更幸運)於是我與另一同學很意外的搭上了校長與夫人的便車,在風雨交加中,車沿博愛街先到高商(校長夫人時在商校任教),再轉竹中,途中車輪濺起的水花,重擊在當時甚薄的車底鈑金,隔著鞋子還感覺足底陣陣發麻,是否也是心中悸動呢!
校長愛護學生之情由此可見一斑,想著校長在我作文簿上的批註,想著校長的三民主義課…,基於對校長的孺慕與對書法的喜好,畢業前夕,我手持宣紙到校長室拜求墨寶,溫文儒雅的校長一口答應,並關懷問我些生活與功課,第二天如願拿到書作。
職場退休後,約八,九年前,一次參觀枕石畫展後,順道拜訪 辛校長紀念館,當時曾答應館方捐贈校長法書,然兒回家後卻遍尋不著,六年後,一次屋漏的整理,書作在諸多封桶中出現,曾因長期壁掛,有些許髒蛀而重裱的書作,看來狀況尚好,是可以實現當年的應許了。數次機緣,向不特定校友會成員示意,直到(吳)聲祿學長知悉,熱心轉達,方成今日之圓滿。
是時,辛志平校長獎學基金會張福春董事長,正主編《盡萃竹中三十年》一書,獲知書作內容,直呼「要定了~」,因該書編輯校稿已近尾聲,即將付梓,遂連袂燕村兄、聲祿兄伉儷、大展主任兼程蒞臨寒舍檢視墨寶,並得即時定稿編入該書,以呼應校長負笈中山大學時,鄒魯校長的巨大校訓勒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該書美麗又深具意義的結尾。
學、問、思、辨、行中庸五句,正是做學問的步驟與精要,校長將此求學時期中山大學的校訓轉送給我,期勉之意甚明。
近五十年後,我將校長墨寶捐出,既可充實校方在辛校長部分的史料,又彰顯辛校長治學的嚴謹精神與對五育教育之堅持,對竹中無私奉獻與長久影響;再者美麗的法書與內涵,對在校學弟妹也深具意義與啟示!之所以捐者,原因即此,與其獨享不如與眾樂也,它是公共財!
也因此次捐贈,仿佛半世紀前埋下的種子發了芽,牽動了此次百年校慶藝文展。
※原文刊登於20221109張永鎰學長臉書,感謝學長同意轉刊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