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百年校慶使用 新竹高中

南條博明和他的新竹中學生們 [1]

--黃大展 編整


日治新竹中學校先後有三位美術教師:南條博明(1885~?,1924~1932在竹中任教)、有川武夫(1908-1967,1933-1939在竹中任教)和池田卯之助(1941-1944在竹中任教),他們除了在新竹中學校任教外,也同時都在新竹尋常高等小學校(今東門國小)兼課,南條也曾在新竹高等女學校兼課。他們的影響力並沒有侷限在校園內,還擴及了西洋畫在新竹的發展,尤其是南條博明和有川武夫先後曾參與地區的美術社團—「白陽美術研究會」(俗稱「白陽社」),它是新竹地區第一個研究西洋畫的美術團體,最初由黃瀛魁[2]組織。


一開始參與白陽社的人不多,南條博明接任後,白陽社有了進展,西洋畫也在新竹地區逐漸萌芽。

南條博明早期履歷書,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關於南條博明

根據他的在1919年的<履歷書>中可知,他出身在山形縣的富町,山形縣的師範學校,畢業後取得教師資格,之後又不斷的進修參加研習,以圖畫科為大宗。曾任職在家鄉的多所小學校。約1918年來臺灣,1919年開始在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擔任教職,1924來到新竹,在新竹州新竹尋常高等小學校擔任「訓導」,同時在新竹中學校和新竹高等女學校擔任「囑託」(代/兼課老師)[3]。


南條博明和他的畫室,約1930。

1928年11月,舉辦第1回的新竹州學校美術展覽會,南條與新竹高等女學校的谷喜一、石川欽一郎等畫家一同擔任審查員。之後第2、3、4回展覽會亦同,他們以審查員身份持續影響新竹州出身的這些後進畫家,引領著新竹美術界的前進。[4]


1932年,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返鄉的新銳畫家何德來又重新改組白陽社為「新竹美術研究會」,南條博明、有川武夫兩位曾擔任該會顧問。從1934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來看,這個研究會在當年舉辦的展覽,參展者包含了許多新竹地區的西畫好手,觀眾也達到千餘人,西洋畫在新竹已起風氣。


1932年,在新竹公會堂(今新竹生活美學館)舉行了白陽社第一回洋畫作品發表會,參與的人除南條老師外,新竹中學校的學生陳鏡波參與其中,這不只是竹塹藝術史之大事,也是竹中光榮記錄之一。


新竹中學校的學生們[5]


陳鏡波(1905-1960)

中港人,最初讀台中中學校,後轉學考到新竹中學校,第一回畢業,是南條之高足。曾赴廈門大學學醫,因喜好藝術,大部份時間及金錢投注於購買樂器和畫材。油畫造詣頗深,返台後加入「白陽社」,倡導寫生。可惜他的作品未能妥善保存,只留下「二愛子圖」、「自畫像」、「何秀才造像」等幅,活動資料也不多。他又曾與在竹中兼課老師夏元瑜(老蓋仙)研製動物標本,動物園列展標本中有其遺作,可見他的興趣很廣,諸多方面的才能。曾服務新竹廳產業課、林業試驗場、地政科等要職。

陳鏡波,約1935《自畫像》


蔡蔭堂(1909~1998)

新埔人,新埔公學校畢業後,考上新竹中學校第四回,受到南條博明的影響,讓他畢生鍾情繪畫。

蔡蔭棠之所以能擁有第一套油彩,這段故事,正與南條博明有關。南條十分欣賞蔡蔭棠的繪畫才能。為了鼓勵他繼續學習油畫,他到蔡蔭棠家中進行訪問。蔡蔭棠的父親於是拿出了三十元,讓兒子購買畫具。蔡蔭棠一口氣買下了畫箱、畫架、三腳椅、顏料和兩塊四號畫布,也就此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6]

1976年《蔡蔭棠油畫選集》,也談到了南條博明和蔡蔭棠的第一幅油畫習作:

讀中學二年的寒假,在故鄉新埔街的東邊叫做四座屋的田野眺望市區,寫生了一幅小品。這是開始學油畫時的習作,自不值一視。可是因蒙指導老師南條博明先生的潤色而一直珍藏到現在。看此小幅使我無限地懷念恩師當年的懇切指導而感慨萬千。[7]

直到1994年出版的第二本《蔡蔭棠油畫選集》仍不忘提及南條老師對他的影響。

蔡蔭堂,1926,《新埔》


林炳章(1912~2006)

出生於竹塹城外苦苓腳。七歲時進入林家自設的私塾,學習漢文兩年。畢業於樹林頭公學校,新竹中學校第五回,四年級時以其中學成績優異,提前通過台北高等學校入學考試。1933年,赴日考入東北帝國大學法科。通過日本高等文官考試司法科及格、之後取得辯護士資格,在新竹市東門市場附近開設律師事務所,並擔任法院義務辯護。


他從小對美術極為熱愛,在小學就喜歡蠟筆塗鴉,1926年時獲得臺灣日日新報主辦第一屆兒童美術作品展覽會獲得四等獎,在新竹中學校時受到南條博明老師在水彩和素描上教導。進入台北高等學校時開始自學油畫,並跟舅舅劉精枝畫油畫,在參加美展時接受塩月桃甫的啟迪。東北帝大時加入「彩光會」及校際社團「東北大專美術聯盟」,熱心習作參展,在仙台一帶完成許多的作品。他擅長人物畫題材,用繪畫功力畫出具有時代風格的人物,他的風景畫,無論是廟會、綠川、雪景都洋溢不同風采,可惜擔任公職後,創作戛然而止。[8]


王沼臺(1916~1989)[9]

竹東人,新竹中學校第八回畢業,在校期間受圖畫教師南條博明影響,開啟學習西畫的興趣。早年油畫作品曾獲新竹州美展特選,也在日本東京美術館展出,此一時期表現出生動的印象派畫風。1941年「公園景色」在日本贏得第五屆台陽展的台陽美術協會獎,第六屆台陽展則獲邀請展出。1942年由日本返台,任新竹州屬中等學校教員,1945年到省立新竹女中擔任美術教師,直至1970年退休。1985年移民巴西,定居聖保羅,移民初期,首度傳授油畫及寫生創作,1978年後的十年間是創作豐沛期,戶外寫生以巴西風景為主題而以「聖保羅市最大的綠地」為最多。1999年逝世,安葬在聖保羅市和平墓園。

王沼臺,<聖保羅風景>


小結

南條博明和新竹中學校的學生們,還有之後接續的教師們,為竹塹地區的西洋畫,留下了一片美麗的圖像。有更多的故事留待我們繼續探詢。



參考資料:

黃祖蔭,2003 <竹嶺藝寶知多少>,《竹嶺》33,新竹:新竹高中,pp.28-30。

潘國正著,2003《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3》,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張德南 撰,<民政專家-林炳章>,新竹市文化局-文化櫥窗 (hccg.gov.tw)

磚木取夥,2019 <有川武夫與他筆下帶有異樣美的《納曾利面等》>,名單之後006,臺府展史料庫。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線上版


圖片來源:

南條博明的履歷,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南條博明相片,鍾廷麟藏,鄧毅中提供,陳昱菘數位處理。

陳鏡波,<自畫像>,陳慧芬女士檔案提供

蔡蔭堂,<新埔>,《蔡蔭棠水彩素描選集》

王沼臺,<聖保羅風景>,《王沼臺逝世三週年回顧展》


 

註解: [1] .本文主要以黃祖蔭老師<竹嶺藝寶知多少>為基底,並參酌相關文章,將日治新竹中學校階段的美術發展略做介紹。新竹中學校,在日日新報中有「新竹中」的簡稱,借用之。 [2] .1900~1965,於台北師範學校受教於石川欽一郎,有人以「竹塹西洋畫的啟蒙者」稱呼他。 [3] .根據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線上版。 [4] .磚木取夥,<名單之後 曾經引領新竹美術界的谷喜一> [5] 第一回的張國珍以書畫聞名,在中學校時應該沒有遇到南條博明,暫不列入。 [6].轉引自林保堯,〈「獨學」豐華──蔡蔭棠〉,頁18。轉引自磚木取夥,2019 <【名單之後】南條博明在新竹留下的三段故事> [7] 蔡蔭棠,《蔡蔭棠油畫選集》(出版地不詳:蔡蔭棠,1994),頁7。轉引自 磚木取夥(2019) [8] 張德南 撰,<民政專家-林炳章>,新竹市文化局-文化櫥窗 (hccg.gov.tw) [9] 【人物系列】王沼台(1916~1989)-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culture.tw)

218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談家父李宴芳(1910-1985,任教竹中美術1948-1970)之另一面

李彥慧(竹初中第10屆,高中第9屆) 先父在竹中任教22年,不少竹中畢業校友為文提及他甚至有人在維基百科給他立傳,但有些事或許有必要在此補充: *、他多才多藝,在北二師演習科第二回畢業,前10名畢業,數學成績比美術好(後來在中原理工教微積分之李偉器教授乃其舊識),日治時代給銅鑼國民學校就讀之臺灣客家子弟包括王漢國/劉家東等補習數學考上了新竹中學。 *、日治時代客家人中,客家人多因家中經濟較差在北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