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百年校慶使用 新竹高中

我的升學路─從巧遇顏忠雄老師談起

已更新:2022年8月19日

圖/文:潘國正


按:竹中圖書館主任黃大展,有一天來竹北參加我舉辦的《印象大新竹》展覽,聽到我的竹中故事,回頭就跟我邀稿。我想趁機整理一下自己的回憶錄也可以,就一口答應而有了這篇有點「囉哩囉嗦」的文章,敬請學長和同學們指教。


2021年4月我在湳雅大潤發,面交我寫的「新竹人.日本兵.戰爭經驗」口述歷史書籍,給一位素昧平生的朋友。面交後走進大潤發用餐。裝湯時,發現隔壁的長者,怎麼那麼面熟,他不是我的竹中班導師顏忠雄老師嗎?


●巧遇新竹省中班導師

「顏老師,好久不見!我是潘國正啦!」老師立即認出我來。雖然我們在竹中,只有1年的緣份,卻也有3-40年不見了。


顏老師夫婦和長女,一起來湳雅大潤發用餐,就這樣碰面了。其實稍早曾和顏老師的三女兒,在新竹女中任教的顏郁婷老師,在臉書上遇見,一直想約時間,拜訪顏老師!,


顏郁婷老師回說:「剛開了兩次刀,等爸爸好一點再給你看~~」

有趣的是,竹女的顏老師是教數學,而班導顏老師在竹中是教國文。我用「父女登山,各得其所」讚美之。


●其實我常和師母碰面

其實我反而和顏師母比較常見面,因為師母過去在新竹市衛生局服務。我在中國時報跑新聞時,都會把車停在衛生局,穿過衛生局走廊,常見到師母,再進入新竹市政府,碰面時都請她問候顏老師。


只是我有點忘記怎麼會認識師母,了解她和顏老師的關係。又或是顏老師在報紙上看到我的名字,而告訴師母的?這個謎要下次再解了!


距離上次,至少有近3-40年沒見顏老師了,上次拜訪顏老師是我剛到中國時報服務,民國73年春天吧,負責新竹市的路線記者,我到水源里顏老師老家拜訪,那時顏老師還在學校任教,平日大半是請師母轉達我對老師的問候。


1942年出生的顏忠雄老師,今年80高齡。他住在水源里一帶,小時候他只記得盟軍猛烈轟炸,其他沒有太多印象。看來他是知道我對老故事是有興趣的。他說,他都會爬到附近的一棵大樹,樹上有一個凹槽,剛好可以讓他躺在上面。


●我編入一年孝班,離開學校後,才知道是「太子班」!

民國64年,我因為沒有讀過一般的國中,當要參加高中聯考時,有人告訴我,趕快去考「國中同等學力」,通過後才能考高中聯招,記得那年的最低錄取分數是495分,我考了510分,低空掠過,不小心考上省竹中,當時一位中國時報記者蔡守華先生,知道我用同等學力應考後,特別來我家經營的四海飲食店專訪。那時我一邊弄麵給客人吃,他一邊採訪和拍照。


這則在中國時報桃竹苗版的頭條見報後,引起轟動。那個年代的報紙威力十足,甚至引起補習班大戰,一家補習班老闆說給我兩萬元,要我把聯考的成績單給他保管,讓他廣告說我是他們補習班出身的學生。當時有點傻傻的,說不行,我是在另外一家補習班補的,不是你們的補習班。


當時家境清寒,傻傻的,也需要錢註冊,但是要的是有良心的錢,不是昧著良心得到的錢。於是我向原來的補習班回報這件事,結果他們居然要求我把錄取的成績單,繳給他們保管。單純的我,把錄取通知單交給他們了。


圖一 這是就讀新竹高中一年級時,主辦陽明山旅行活動,讓班導師顏忠雄既驚喜又為難,他和夫人帶著「五燈獎」的錄音帶放映充作表演項目。我帶著妹妹在新竹火車站前廣場和同學集合候車。


●我不是新竹人,來新竹是投靠母舅當西裝學徒

其實我並不是新竹人,會來新竹市,是母親商請在新竹開西裝工廠的舅舅,安排到他的工廠當西裝學徒。三個月後全家都搬來新竹開小吃店,我就回家幫忙賣貢丸米粉湯了。


當我舅舅知道我考上省中,平日嚴肅的他,拿著報紙騎著腳踏車,到處炫耀說:「這是我的外甥!」,讓我感到非常光榮和驕傲。原來一份報導可以獲得這麼高的榮耀。

還有以前同補習班,長相美美的羅同學等,找了同伴來我家飲食店吃麵。那個少年時代害羞的我,問她們吃什麼麵?就幫她們煮,吃完了,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結果進入社會後,還曾經在「揭家麵店」碰到過,還是沒有打招呼。


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只因為害羞沒有打招呼,就錯過「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其實也一直關心她,知道考上台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真是優秀,所以走過、路過,實在不應該「錯過」。不知道現在她在那裡?應該也退休了吧。


見報後,我還意外的收到一位女學生,從苗栗寄來的信,說一堆鼓勵的話,最後說希望能交筆友,於是就回信給她成為筆友。一直不知道通信到什麼時候,最終也沒有見過面,直到今天連名字都忘了,還是沒見過面。回想起來,我真是個呆頭鵝,她應該已經成為祖母了吧!想起來都好笑。


有一次,我在竹科廣播電台服務時,安排團隊到苗栗高商放映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我跟同事,也是我在清華大學曾經教過的女同學,她很優秀,曾經通過美國哥倫比亞新聞傳播學院的錄取,只因為沒有獎學金而沒有去就讀,現在是IC之音電台的數位經理,她拿過一座金鐘獎。我告訴她這段往事。


結果還被她竊笑,真是「可惡」!回想這一切,真是既溫馨又甜蜜的往事。


●一篇中時的報導,影響我一生的志向


圖二 民國64年7月29日中國時報桃竹苗頭條新聞,刊登由蔡守華記者撰寫的「僅國小畢業,竟考取竹中─潘國正得償升學願」,這則新聞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也讓他奠下要做一位「能發揚人性光明面,監督社會不公不義的新聞人」志向。


正是因為這則新聞報導,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後來考大學,也是複製國中的經驗,先自學通過高中的「同等學力」,以新聞科系為主。只是大學不像高中容易,只考上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三專部的編輯採訪科,相當於今天的新聞系。因為我的年齡不允許我重考,不入學就要去當兵了。


在世新我很認真修讀課程和實習,計畫大量的累積作品。因為現實社會,無人無勢無關係,只能靠自己的實力拼。畢業後進入部隊服役,也幸運的爭取成為每一個師部唯一的「通訊員」。這個工作是負責跟著少將師長或上校政戰主任,每天巡視防務,報導他們的指示和工作重點等,戰時就是軍事記者。


只是跟他們在金門戰地跑,實在很無聊,因為內容都很類似,雖然也曾經在金門跟著司令官許歷農上將上過東碇島,但就是那個樣子,平時的防務實在沒有什麼內容,虛應故事交差。


圖三 這個陣容是中國時報新竹採訪處前特派員陳騰芳(亦為竹中學長,左三),帶領同仁們首次拿到全國性的新聞獎─金鼎獎即時新聞獎,這是他帶領同仁執行的任務。他北上升任地方新竹中心主任後,由我(左接任新竹特派員,執行呈報金鼎獎而獲獎的任務。當時的主題是:新竹少年監獄暴動事件,首功者,也是竹中學弟羅浚濱(左四)是最早發現者,而且當時他人就在新竹少年監獄裡面。詳細過程可參考陳騰芳學長書寫中國時報職場從進入到退休的職業生涯:「流轉」一書。


●自己要求編輯開「戰爭老兵」的專欄

於是,我自己想了點子,和金門的正氣中華報的編輯洪龍佔商量,是不是能開個專欄,讓我採訪和書寫,有戰爭經驗的老士官長─「戰爭老兵」,他們都是從大陸打過仗的老兵,有真正實戰的戰爭經驗,非常重要且珍貴。


就這樣,我在金門正氣中華報,除了一般軍事新聞要寫外,也成為戰爭老兵的「專欄記者」。報紙的可讀性和影響力大增,長官看到我就嘉許我報導的題材。一位政二組的王姓長官,後來在新竹206師擔任政戰主任回憶說,當年潘國正在金門的所有通訊員中,發稿量和見報率都是第一名。經過師長特許,搭運輸機回台灣退伍,一般人退伍都要搭船搖搖愰愰近二十個小時才能抵達台灣。


2019年,我去金門長住了一個月,除了去探訪開墾竹塹第一人:王世傑先生的故居和墳墓外,同時回到正氣中華報,探視當年支持我開專欄的編輯,可惜他已經過世十年之久。唉!人生就是這樣,什麼都要及時,一轉身就相隔一輩子。


●話說一年孝班的顏老師

回頭說我一年孝班的班導是顏忠雄老師,他讓全班同學最震撼的是:第一次進教室,沒有拿點名簿,優雅的從一號某某某,一直隔空點名到最後一位,讓同學們都驚呆了。顯見顏老師是有備而來,真是要這樣也真不容易。


我是秋天入學一年孝班,但因比同學的年齡都長,所以英文老師陳如鶴給我取了一個綽號叫「老大」。回想起來,這個班應該是特別班,直到後來和竹中校友聊起來,才知道別班的校友,都稱我們這班是「太子班」。


因為辛志平校長退休後,接任的史振鼎校長的公子光宇兄,在我們這班。還有英文老師陳如鶴的公子,好像還有一些老師或有力人士的學生,都在我們班上。


我推測會被編在孝班,我猜想可能是因為我以「同等學歷」考上省竹中,放榜後,中國時報記者蔡守華,報導我的新聞,因為篇幅相當大,是不是因為這個報導而被編在孝班。顏老師笑而不語。


●我和竹中的緣份只有一年

我進竹中只念了一年,又因家變而中止學業,我向同學告別時,含著眼淚跟同班同學離別。於是快速且激動的和顏老師,分享過去四十多年的經歷。不多話的顏老師,向師母和女兒說:「潘國正的求學經歷很特殊,都是用跳級,一路讀到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畢業。」

2007年應台商朋友之邀,赴到大陸工作(規劃以烘焙為主題的生活博物館),發現上海總部隔壁有座華東師範大學(事後才知道,當年知名的文學家陳若曦女士回歸大陸時,就在這座大學任教)。


我查了該校的網站,發現有「信息技術學系」博士班可以考,因而先和該學系可能的指導教授祝先生面談,他認為可以試試看,取得學系博導認可後,返台拜訪老朋友清華大學王教授和楊教授,取得他們的推薦信,再赴上海和博導洽談,未來可能的博士論文主題和方向。


當時我在上海服務單位的烘焙公司(大陸上海、江蘇和浙江等長三角最具規模的烘焙公司,光是直營的連鎖店就多達近700家)。那時85度C還沒有到大陸,最強的勁敵之一是台商元祖食品。


●飛到廣州參加博士生的入學考

記得當年要先到廣州考入學考,事前報名沒有跟老闆說,因為說了不准也白準備了,只好硬著頭皮先準備,搭飛機到廣州入學考,考上再說。記得考完後,我很得意的認為,一定會通過,那時還馬上發簡訊給內人說一定可以考上,所有題目都寫很有深度和份量。

考完後,就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墓園遊覽,再到昔日陪父母反鄉探親時,曾經去過的越秀公園爬山。結果的確很幸運考上了,修完所有博士學程。


●博士論文題目因為博物館沒有興建而放棄

只是原來我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從烘焙製造產業到文化創意產業:以克莉絲汀營造「甜蜜城堡」博物館為例。只是經過三年的考察加規劃,因日本股東商社不支持,加上董事會有歧見而沒蓋,博士論文因而卡住。其實是可以更改題目的,不過因為家計需求,因而放棄論文書寫。

這時竹科廣播副總郭女士,在MSN上問我要不要回台灣,她要転到老東家服務。在我最低潮的時候,郭女士真是個天使。返台接受竹科廣播(IC之音,FM97.5)總經理張女士面試,接受我出任副總經理,真是感謝令達姐的支持。


確認後我回上海見董事長羅先生,感謝他給我有機會看見國際舞台。也感謝了南京克莉絲汀總經理詹先生全力支持和協助。我説所有甜蜜城堡的構思和企劃,都在我的腦海𥚃,只要有機會再回來,就動工營運。兩年後的確蓋起來了,成為江寧開發區最美麗的工廠,只可惜乏人營運,加上主客觀條件而停擺至今。


圖四 這是面寬有310公尺,樓地板面積約六萬平方公尺大的南京克莉絲汀甜蜜城堡博物館。包括了五星級飯店、大賣場和甜密博物館三大部分。面積相當於新竹的巨城購物中心。可惜硬體已完工,軟體未進場。


返台後,我接任竹科廣播(IC之音)副總經理,八年來帶領業務同仁往前衝,每年都要扛四千萬的收入,讓電台年年有盈餘,可以發年終獎金。同時也兼任「愛上新竹」節目,與交大藝文中心主任洪女士共同主持。很幸運的連續三年(100-102)獲得三座廣播金鐘獎,一次最佳節目奬、兩次最佳主持人奬。


由於顏忠雄老師,連續開了兩次刀,感謝任教於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的偉勛同學,介紹學生協助動手術,目前身體在恢復中。我也因喉嚨啞了,起身向兩老告別說,相約有空再拜訪老師。


圖五 潘國正和洪惠冠聯手主持的「愛上新竹」節目,拿到連續三年的廣播金鐘獎。


圖六 潘國正幸運的在做電台業務之餘,也主持節目,入圍十多次,拿到三座金鐘獎。


圖七 在IC之音電台裡,聽到中央研究院院士劉烱朗教授主持的「我愛談天你愛笑」,要舉辦「誰來晚餐─用創意愛心交換晚餐」活動,寫成中國時報頭版頭條新聞,轟動全台。


圖八 帶著新竹縣市十位新聞記者,採訪新竹縣市三十多位百歲公和百歲婆,新竹縣文化中心出版「世紀容顏─三千歲的故事」。





398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談家父李宴芳(1910-1985,任教竹中美術1948-1970)之另一面

李彥慧(竹初中第10屆,高中第9屆) 先父在竹中任教22年,不少竹中畢業校友為文提及他甚至有人在維基百科給他立傳,但有些事或許有必要在此補充: *、他多才多藝,在北二師演習科第二回畢業,前10名畢業,數學成績比美術好(後來在中原理工教微積分之李偉器教授乃其舊識),日治時代給...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