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飲龍老師(1964-2001任教於竹中)
蒼顏白髮人已老,無限傷懷,心事知多少,粉筆生涯結束了,遨遊四海別煩惱。堂上講解堂下教,作育菁莪,授業且傳道,竹中歲月真正妙,ㄧ生ㄧ世難忘掉。
(謹錄蝶戀花詞ㄧ首,係我退休時所填寫,作為本文之導引,以映襯我對竹中歲月的深切緬懷之情。)
一
五十三年(1964)秋應聘來竹中任教至九十年(2001)夏退休,將近四十年的光陰,我一直待在這盤踞於十八尖山山腳下名聞遐邇的新竹中學,而退休後至今又匆匆過了二十年,也仍然蝸居於教師宿舍不想搬離,所以我生命裡幾乎ㄧ甲子的時間都生活在竹中,這是我最珍惜與懷念的歲月,現今欣逢新竹中學創校百年大慶,回憶起自己生活在竹中的點點滴滴,謹依記憶所及贅述於后,實難以我之拙筆所能道盡。
二
當年我能來竹中執教也是十分偶然,我是經恩師程發軔系主任薦介,還未見過辛校長他就把聘書寄來了,想起那年九月,我ㄧ個南部長大的靦腆青年,隻身前往陌生的位在風城新竹郊區的學校報到。記得從火車站出來,穿越了地下道,走過兩邊都是稻田的彎曲坡路,再通過木麻黃夾道的東山街,路的盡頭就是竹中校門了,進入之後經過兩邊都有高大木棉樹的通道,再上去是有著許多錯落不齊黑松的廣場,其間聳立著ㄧ棟紅磚大樓,這就是那時學校的主體建築,進去裡面還有兩排平房,右邊則是一間劍道館與其前有一顆老松和大榕樹的操場,左邊則是一間工藝教室和一間音樂教室以及禮堂(現為校史館),旁邊還有一洼荷花水塘,更裡面則是一座有幾間住屋的院落,當時是單身老師的宿舍(現在已改建成校長公館),再緊鄰的就是新竹商校。而學校的後方直接就跟十八尖山的山林相連,這校區讓我覺得真是太遼闊啊!
我剛來竹中時校舍並不多,四周又無圍牆,當時學生上課又採取流動教室,美術、音樂、史地、工藝等各有專門教室,有些翹課的學生常借機溜去後山逛,中午休息時間更有些大膽的學生跑進隔壁商校偷看女生,我們老師閒暇時也常結伴去爬十八尖山。後來辛校長向校友與社會人士募款建造了體育館、游泳池與圖書館,以後的幾任校長也在校區空地陸續蓋了許多大樓。史振鼎校長時把兩排平房教室拆了,並建造了一棟三層大樓,原來樓房後面也建了一棟大樓,這樣三棟大樓連貫而上正好和圖書館銜接。當時史校長要為此三棟大樓命名,蒙他採納我的建議引用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之句,由內而外三座樓逐次命名為「明德」、「新民」、「至善」,以㝢意學生在校學習德業並進,達到至善方可畢業出校。黃金龍校長也蓋了新的大禮堂以及工藝大樓、實驗大樓、科學館、學生宿舍等;周朝松校長時因設了音樂班也在校門左邊蓋了音樂館與地下停車場等;後來張瑞欽校長更將最早的紅磚大樓重建成五層大樓,而現任李明昭校長又募款重建圖書館,並重修劍道館,所以現在竹中校舍比起早年已是美侖美奐、富麗宏偉多了。
三
我在竹中服務期間,曾與歷任的辛、史、黃、吳、沈、周六位校長共事過。而受辛校長的提攜最讓我感念,我來竹中時才二十六歲,與他相處十餘年間,對他以校為家的精神格外敬佩,辛校長每天都很早到校,巡視全校,如果地上見到有紙屑就撿起放進自己的西裝口袋,總是親自出席升旗典禮向學生訓話,中午也帶個便當留在校長室內,直到降旗典禮完學生都返家後才離校。他對老師的要求是必須認真教學,不適任者甚至會中途解聘;也非常重視學生的意見,時常抽閱學生週記並在朝會上答覆。
五十六年春我結婚時他親自為我證婚,婚後因內人住台中本想轉去台中ㄧ中任教,辛校長幫忙將內人調來竹北,並配給我眷屬宿舍,讓我再無理由有所託辭,也因為這個緣故從此我也心無二念地ㄧ直待在竹中了。當時辛校長對國、英、數三主科特別重視,設有科主席,當時國文科主席是趙制陽老師,他退休後辛校長叫我接任,我深感惶恐,因為我不過才三十出頭的年輕後輩,那時候國文科裡年長的老師還很多,但我也不敢推辭,只得誠惶誠恐地承擔起來。辛校長對國文科很重視,要求學生每學期須寫十篇作文,另外的作業是每週交ㄧ頁習字,每學期交四篇閱讀報告,這對我們國文老師而言實在是很吃重的工作負擔,而且要求學生作文、週記都要用毛筆書寫,我們老師則須以朱筆批改,但辛校長也十分體諒我們,減少我們授課時數,大概兼導師只要教二班超過時數尚可拿鐘點費。以前都是單獨招生,我也跟辛校長ㄧ起入闈過,那幾天他像大家長ㄧ樣,照顧著闈場的大小事物,諸如老師們的起居飲食等,雖然入闈時是禁止離開闈場的,傍晚時他總會自己負責貼心地帶領著大家去後山散散步,調濟ㄧ下大家的身心。
四
六十四年辛校長退休,由史振鼎校長接任,我因爲還擔任國文科主席,所以跟他接觸也頗多,史校長ㄧ切都依循著辛校長辦學的原則辛勤工作,對學生文史方面的輔導也極為重視,準備籌辦校刊,成立指導委員會要我來擔任召集人,首先討論校刊的命名,結果決定稱為「竹嶺」,黃祖蔭老師並拓印了黃君璧大師的字作為刊頭,學生自組校刊社,一切徵稿編輯等事務均由學生自行處理,我們老師只負責審稿,當時的學生水準都很高,所以竹中校刊一發行即聞名全省,我記得前幾期的校刊作者像蔡詩萍、林保淳、范揚松、牟孝文、謝燕村等現在都是知名的作家或聞人。除校刊外又要求老師們撰寫學術研究論文而發行了「竹嶺人文學刊」,可惜老師們當時教學工作都太繁忙,僅此一期就不再續刊了;倒是校刊一直繼續發行,後來還和新竹女中聯合舉辦文藝創作競賽,分詩歌、散文、小說三類,並頒發優勝獎金。另外史校長為了推廣民族精神教育,也要求文史各科編寫相關教案,更在台灣教育月刊333期中設民族精神教育專論特輯,並囑我撰寫「民族精神教育與國文教學」一文來加強呼籲。此外史校長也十分重視公民活動,到高三快畢業時,就帶領著全校應屆高三學生,由導師陪同ㄧ起來到台中溪頭台大實驗農場內的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舉辦二天一夜的公民教育自強活動,當夜由導師陪著各班同學住在隱藏於林木蒼翠茂密的小木屋內,而在這二天中進行著各種與上課完全不一樣的戶外教育訓練,大夥都感覺既新奇又興奮,相信這雷同於畢業旅行的活動,想必也是每位竹中校友生命裡所最難忘的回憶吧!
七十二年黃金龍繼任校長,他曾經是我就讀台南一中時的老師,他想要我幫忙擔任行政工作,我婉拒了幸好他也很諒解,不過我答應幫忙替他撰寫些文稿;之後因我醉心於研究易經與探索生命哲學,而辭掉了科主席,所以以後繼任的吳文立與沈華海兩位校長也就沒什麼接觸。一直到周朝松校長蒞校,因爲我們是本家而我又虛長他幾歲,所以他很禮遇我,學校招聘老師或招生,都要我入闈參加命題閱卷的工作,之後我想提早退休,他也一再挽留我,讓我覺得很溫馨。
五
我初來竹中時各年級只有八班,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來命名,後來逐年增班又以校訓「誠慧健毅」為班名,再增班又加上「智勇謙實」,最後各年級更增加到十八班,又因為設立了音樂班而變成十九班,於是十六班以後的命名讓大家煞費苦心,教務處當時為了輸入電腦方便建議用數字命名,譬如一年忠班是101班,二年智班是213班,而音樂班三年級是319班,依此類推感覺上這樣的命名雖然簡單便利,卻缺少了班級命名另一層教育上深切的意義。
以前班級少時我們老師辦公的地方大致都集中在一起,大概導師在訓導處而專任老師則在教務處,那時都設在紅磚大樓的第一層,校長室則設在第二層。記得由於增蓋大樓而為了方便施工的緣故,我們還曾經大家搬遷到舊大禮堂集中辦公。以後幾任校長不斷增蓋大樓與增班,學校的教職員工人數也增加達百餘人,所以大家就分散到自己的處、室上班了,而且各科老師如國、英、數三主科都有二十多人,因此也分開有自己的辦公室,並隨著學校教學大樓的不斷增添,我們的辦公室也時有搬遷變動。
六
竹中因辛校長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而聞名全省,在德育方面當時有三大戒律即作弊、打架、偷竊,如有學生觸犯ㄧ律開除,我記得有一年有高三學生已考完畢業考試,因在後山打架而照樣被開除決不寬貸。智育方面的要求也很嚴格,那時每班學生平均總成績能達八十分以上的寥寥可數,而因成績差留級的每班人數卻不少。此外因體育、音樂、美術成績不及格而補考又不及格遭到留級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學科成績很好而因這三科不及格遭到留級的也不少。
在群育方面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可以成立各式各樣的社團,還能得到訓導處幫忙敦請老師來輔導並且給予經費補助。學校舉辦的活動更是繁多:最重要的上學期有陸上運動會,下學期有水上運動會,其次還有園遊會、合唱比賽以及演講、作文、書法、寫生等競賽,由於竹中學生長期有這樣的訓練,因此我們的合唱團與管樂隊在全省競賽中總是贏得冠軍。而最讓校友們懷念的應該是每學年快結束的越野路跑了,我記得辛校長時代這項活動執行得很嚴格,要舉行的ㄧ個月以前就開始訓練學生的體能了,每天早會時就讓學生先繞著操場跑幾圈,那時由體育老師主持而各班導師則在旁協助,嚴防有學生偷懶或蹓走的,練習了ㄧ、二個禮拜後,就開始實施路跑練習,起先沿著東山街往孔廟繞一圈回來,之後就從商校經過而往後山跑了。在正式舉行的那一天,各年級輪流出發往十八尖山山路跑ㄧ圈再回到操場,並按到達先後排名次,記錄時間而列為其體育成績,最快的前幾名就能夠獲獎,而跑慢不合標準的以後還得補跑過,所以竹中畢業的學生經過以上各項活動的錘煉,可以說每個人都是允文允武的優秀青年,因此他們無論在大學或出社會時其活動能力都是團體中之佼佼者。
七
為了能實現我ㄧ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寫作願望,在我六十二歲那年提前退休了,我仍然住在游泳池後方的校方宿舍,這三排有著紅磚圍牆的瓦房是當初辛校長為了照顧薪資微薄老師的生活而興建的,因爲已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如今已是頗受歡迎的拍婚紗照的熱門景點了。我也在這十幾年中間寫作完成了探討生命哲學的三本書,即「生命的謳歌」、「生命的呼喚 —易經哲理新思維」、「生命的智慧」,總算能夠得償宿願,並且也能順利陸續出版 。
竹中校友對母校特別眷戀,也對任教過的老師們十分感恩,成立校友會而其支會更遍及全球,且經常出錢出力協助母校各項建設與活動,最讓我們退休老師覺得溫馨的就是每年由畢業四十年的校友主辦謝師旅遊及餐會的活動,並由輪到的應屆校友來主辦,所需經費都是他們自行募款樂捐贊助的。記得前幾年都先舉辦謝師旅遊,當日由應屆主辦的校友派代表帶領我們作二日或當日的旅遊,包著遊覽車前往全省各名勝景區,夜晚則住宿於豪華酒店,無論是在車內或餐會上,師生大家歡聚一堂,追憶著當年在校時的種種往事,都有說不完的話,其樂融融,場面溫馨而令人難以忘懷。謝師餐會則多半選在年後的校友大會當天會後舉辦,設在大禮堂,席開數十桌,餐會由應屆校友會的總幹事主持,出席的師生也是相互敬酒暢快唔談,充分將我們新竹中學特有的尊師重道精神與優良傳統校風展露無遺。
我在竹中的歲月時刻讓我思念難忘,種種經歷也記憶猶新,值此竹中創校百年大慶之時,內心有無限的歡欣與感懷,這讓我生活了ㄧ輩子的學校,這培養了無數社會菁英的學府,這矗立於十八尖山山麓下的校園,相信也必更是曾經在這裡生活過的所有師生,永遠都會將這段日子烙印於心崁的ㄧ方聖地。
Kommentare